(負責人:陳林)
研究領域:
(1)研究領域1:材料加工尺寸精度、組織控制與數值模拟
在材料加工過程數值研究方面,利用先進的計算方法,研究高速鋼軌、H型鋼、異型型鋼、石油套管等加工過程中的金屬流動及精度控制;高強度汽車闆軋制及闆型控制、組織控制。利用XSTRESS3000 X射線應力分析儀開展金屬結構材料的殘餘應模拟計算及檢測;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材料加工過程金屬流動、應力應變以及熱處理過程中的組織演變規律。
(2)研究領域2:先進金屬材料疲勞壽命及安全性評估
根據金屬材料制備過程中形成的組織類型,建立金屬材料在服役過程中的疲勞裂紋萌生壽命預測模型;找出服役過程中金屬材料疲勞裂紋萌生對材料使用壽命的影響主要因素;研究材料制備過程中組織結構、工藝條件、殘餘應力對循環疲勞的影響,采用灰色理論模型,預測材料的疲勞壽命。
(3)研究領域3:高溫合金定向凝固與組織演變機理及其性能研究
該方向依托材料學院和分析測試中心,以定向凝固為手段,獲得定向及單晶結構,深入研究非平衡凝固條件下的共晶凝固理論和包晶凝固理論,從而明顯改善材料的力學和物理性質;研究新型單晶高溫合金、自生複合共晶合金、金屬間化合物、高溫合金等結構及功能材料的新型定向凝固及單晶生長技術。
(4)研究領域4:高性能有色金屬(鋁合金、鎂合金)組織控制及疲勞壽命預測
該方向主要研究稀土微合金元素對鋁合金微觀組織及疲勞性能的影響,重點研究不同熱處理制度、塑性變形制度對鋁合金微觀組織及疲勞性能的影響;研究擠壓、軋制變形過程中晶粒尺寸、第二相、塑性變形工藝參數對形變織構的影響規律。
團隊組成:本團隊固定科研人員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講師3人,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20餘人。
擁有内蒙古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1名,擁有草原英才1名,寶鋼優秀教師1名,鹿城英才1名。
科研項目: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18項,其中已完成項目國家級5項,省部級7項。累計經費632萬元。
科研成果:
(1)獲獎:獲得國家冶金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
(2)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項。
(3)論文: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檢索論文13篇、EI檢索論文21篇。
(4)專著:出版專著6部。
(5)成果轉化應用:本團隊2005-2015年承擔的“複雜斷面型鋼矯直變形過程關鍵技術”項目,獲2014年度内蒙古科技進步一等獎,該成果應用以來累計獲得利稅18641.78萬元,其中近3年累計獲得利稅11161.06萬元。在社會效益方面,本項目的實施,有力地提升我國長型材的質量控制水平,增強我國鋼鐵工業參與國際競争的能力,2012年産品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産品實物特優質量獎,2013年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産品實物質量金杯獎。